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抗战时生活在哈尔滨的人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抗战时生活在哈尔滨的人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哈尔滨有哪些著名的作家?
哈尔滨著名的作家在绝对数量上不如南方大城市多,因为哈尔滨本身是一个比较年轻的城市,现在的主城区甚至年轻到没有过修城墙的历史,可想而知哈尔滨在古代没有什么知名作家可言。但是哈尔滨从兴建之日起就以近代大都市的形态出现在中国的舞台上,并且在仅有的一百年短暂的历史中爆发出了足够灿烂的火花。无论是被日俄殖民的独特发展经历,还是在中苏关系较好的***经济时代的重点建设,都使得哈尔滨一度成为为东北亚地区的重要中心城市和中国红色年代的经济总量十大城市之一。哈尔滨城市牛气的时候,各行各业在国内都具有相当的响影力和导向作用,在文坛上能发出声音的也并不算少。总体上,近现代的哈尔滨作家群体的地位在国内基本和这座东北名城在全国的地位相匹配。下面我简单描述一下哈尔滨建城以来最著名的几位作家的情况。
先看民国时代的哈尔滨,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女作家当属萧红,她在《呼兰河传》中描述的哈尔滨呼兰区的火烧云的精彩片断,一直是中国当代小学生语文教科书中的经典必读课文。她的***有《生死场》《呼兰河传》等名篇,其人被尊为民国四大才女之一,文学地位算是相当高了。她短暂的人生也被香港著名导演许鞍华拍成了电影《黄金时代》,由一线大牌明星汤唯饰演,她的才情,她的故事都让人唏嘘和感慨。
再来看哈尔滨出生的知名男作家,最著名当属李敖,他1935年出生在哈尔滨,虽然2岁就离开了出生地,但其在自传中不忘本,还是承认自己是哈尔滨人。李敖后来进入北大学习,1949年去了台湾,代表作有《传统下的独白》、《北京法源寺》等,其中《北京法源寺》一度号称要冲击诺贝尔文学奖,可惜未果。李敖的杂文仗义直言,很受两岸读者推崇。
新中国成立以后,哈尔滨在文坛上的明星人物主要有梁晓声、孔庆东等。先看成名稍早的梁晓声,他是中国知青文学的代表人物,由于特殊的时代背景,七十年代高中毕业的他,遇上了知青上山下乡运动,7年的知青岁月让他成为了第一批成名的知青作家,其佳作有《天若有情》、《白桦树皮灯罩》、《死神》、《一个红卫兵的自白》等 。
再说孔庆东,从哈尔滨第三中学读到北大,号称北大醉侠,其人不可貌相,虽然他直爽的性格很容易得罪人,但也算文坛上的成名人物,现在在北大中文系任教。代表作有《空山疯语》、《黑色的孤独》等。
解放初期哈尔滨反特的电视剧?
有。
因为在解放初期,哈尔滨反特是一个比较敏感且具有政治意义的历史***,因此在这个背景下,电视剧制作方会更加倾向于选择这个题材来表达对历史的态度。
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历史文化,电视剧也越来越多地选取历史题材。
所以现在也有一些。
电视剧作为一种文化形式,承载了社会的价值观和文化传承。
历史剧更是在起到人们***的同时,展现了一个国家的历史和文化,具有很高的教育价值和文化意义。
因此,我们应该关注并学习这些历史剧作品,更好地了解和弘扬自己的文化。
夜幕下的哈尔滨,改编自作家陈屿的同名长篇***,是由北京鑫宝源***投资有限公司出品的一部33集的红色年代剧。由赵宝刚执导,高光编剧,陆毅、李小冉、周杰、隋俊波、许还幻、樊志起、三浦研一联袂主演。
该剧讲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发生在哈尔滨市的地下工作者们和日本人斗智斗勇的故事。
《夜幕下的哈尔滨》于2008年8月25日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全国首播。
哈尔滨靖宇街怎么来的?
据史料记载,靖宇街是一座具有百年历史的街道,1880年在今香坊、道外等地区已形成10余条道路街基,1881年,第1条较长的土路太古街建成,抗日战争后期为纪念革命烈士杨靖宇将军改名为靖宇街。靖宇街范围东起十四道街西至景阳街。南起南勋街北至大新街的围合区内。
哈尔滨,人们几乎都知道历史悠久的“老道外中华巴洛克街区”,而位于道外区的靖宇街区,正是以革命英雄杨靖宇的名字命名的。
靖宇街原叫正阳街,在1946年7月7日庆祝抗战胜利大会上,冯仲云建议将正阳街改名为靖宇街,以此纪念民族英雄杨靖宇。靖宇街两侧存在着很多东方巴洛克集群建筑,已有百年历史,也是老哈尔滨城的发祥地。在这条街上,有靖宇小学、靖宇办事处等多处以英雄的名字命名的机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抗战时生活在哈尔滨的人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抗战时生活在哈尔滨的人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mkrw.com/post/69088.html